王甫律师_我辩护

凤凰网:赵黎平右手的袖笼里常年藏着一根钢管

 

内蒙前公安厅长赵黎平涉嫌杀害一名女性,目前已被批准逮捕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原自治区公安厅厅长赵黎平于320日在赤峰市境内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羁押。

 

    2015324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区分局以犯罪嫌疑人赵黎平涉嫌故意杀人罪向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325日,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赵黎平批准逮捕,同时对其是否涉嫌私藏枪支罪向公安机关提出继续侦查取证意见。

 

    64岁的赵黎平,在警队工作40年,2005年至2012年担任公安厅长,做了7年的内蒙警队“一哥”。这期间, 因涉“万里大造林”,赵黎平被受害群众长期举报,而呼格案“真凶”现身时,他正在厅长任上,呼格错案当年办案人员未受调查处罚甚至升迁,闹得全国沸沸扬扬的杜文公款行贿案,赵本人被杜文当庭指控曾“收130万公款向公安部行贿”。

 

    赵黎平的仕途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2010年,他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跻身“副省级”高官行列,2012年调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于两年前平安退休。

 

    内蒙退休高级检察官滑力加告诉凤凰网,赵在赤峰杀人,完全在他意料之外。

 

   “我形容这叫‘自爆’”,滑力加说。要不是这个比电影情节还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赵似乎能够继续顶着打造内蒙警队快速反应能力,命案破案率远超西方国家的光环,安度晚年。

 

    涉“万里大造林”被反复举报

 

    作为内蒙公安厅长,赵黎平在“万里大造林”骗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为什么会成为被受害群众不断举报的对象?许多谜团尚待解开。

 

    截至20078月,名噪一时的“万里大造林公司”,通过公开向购买人承诺林地8年后每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2立方米,10年达到15立方米等“高回报零风险”的手段,总计向社会销售“林地”45万多亩。

 

    有关部门最终以“团伙传销形式实施非法经营活动”给“万里大造林”做了定性。此案在全国影响重大,案件涉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万多名受害群众,涉案金额高达127亿元。

 

   “万里大造林”的善后,至今还未完结。而在这过程中,时任内蒙公安厅厅长赵黎平被受害群众多次联名举报。

 

    20111124日起,“万里购林客户”联名的一份名为《强烈要求尽快对赵黎平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举报信开始在网路上流传,该信件主送中纪委、监察部,以及时任内蒙党委胡春华书记。

 

    内蒙政府与万里购林代表协商达成过一个“先进行资产评估,后确定还款金额”的“和谐、双赢”善后方案。

 

    举报信称,赵黎平为了竭力掩盖自己造假毁林、违法办案、资产流失和损毁,以及挪用“涉案资金”等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违背集体领导原则,利用个人手中的权力,欺上瞒下,指挥和操纵内蒙公安系统以及所谓的“资产管理人”对善后工作施加干扰,置阻力,甚至不惜动用警力拘捕和阻截依法上访的万里客户,怂恿并暗中操纵对林业资产的“假评估”,致使万里善后工作至今仍然举步维艰。

 

    举报信将赵黎平的“违法事实”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暗箱操作假拍卖;二、资产严重流失;三、“长时间,大范围”的设备损毁触目惊心;四、涉嫌非法挪用被冻结的管护资金。

 

    赵黎平涉嫌故意杀人案发后,凤凰网接触了数位内蒙政界以及司法界人士。普遍的看法是,万里大造林事件“水很深”。

 

    内蒙司法系统一位人士透露,他曾和内蒙高院一位领导交流,当提及万里大造林时,对方劝他不要联想,“不要再提”。

 

    呼格案和杜文案

 

    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本人交代,自己才是1996年“4.9”女尸案的“真凶”,而非已被执行死刑的呼格吉勒图。赵志红在看守所羁押期间,曾写下“偿命申请”,愿意为该案负责。

 

    赵志红落网的这一年,亦是赵黎平履新公安厅长。

 

    1996年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当年被誉为破获呼格案的第一功臣,2005年时任赛罕区公安分局局长。

 

    凤凰网据多方信源,证实在赵志红供出自己是“真凶”后,检方、法院均有重启呼格案再审的动议,一位法院领导还建议呼格案“异地再审”。

 

   “公安机关成为重启呼格案的重要阻力,”多位内蒙司法界人士告诉凤凰网。

 

    冯志明不但没有受到调查,还力图阻挠对赵志红的审讯,甚至有警界人士担心,冯会“杀人灭口”。

 

    在赵黎平担任厅长期间,冯甚至得到了嘉奖和升迁。

 

    20079月,由于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安全保卫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一等功。

 

    2012年,冯志明升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

 

    直至2014年底,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宣告呼格无罪后,冯志明才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带走调查。而这时赵黎平已经退休。

 

    在涉及“公款送礼”的杜文案中,被告人杜文在庭审中,多次直接指控赵黎平收了130万的公款,用于向上级部门行贿,并有录音为证。

 

    庭审笔录显示,杜文供述,赵黎平要去打点的这个人喜欢古董。该官员挑一个130万的铜鼎。“你把钱给我,我买了送给他。”赵黎平告诉杜文。

 

    而在此前供述中,杜文关于这笔款项的去向有过多次说法,均未提及赵黎平的名字。

 

    凤凰网通过知情人士获悉的庭审记录显示,警方第一次问及杜文关于130万公款问题,提讯人正是时任赛罕公安分局局长冯志明。

 

    审了很长时间,杜文一直保持沉默,说这事儿要跟公安厅说。

 

    第二次是在2010517号,公安厅派来两个办案人员,和冯志明一起提讯杜文,核心问题就是让杜文把这130万的问题“死扛”下来。杜文称,他连自己的房产都被封了,“我拿什么扛啊?”对方警告杜文“好自为之”。

 

    杜文在庭上供述,他在看守所被警察打伤,在送去医院的路上还被威胁,“别你妈胡说八道,这次是打断你的腰(腿),下次拧断你的脖子!”,警察还以杜文妻子和孩子的人身安全威胁他。

 

    在杜文眼里,赵黎平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敏感,谨慎,做事手段狠,反侦察能力强。与杜文约见面的时间、地点都是他定。

 

    杜文的妻子形容,赵黎平办事的特点就是“快”,一般不会提前通知或打电话。

 

    “在与杜文关于130万公款的联系中,基本都是杜文主动给他打电话,”杜文妻子告诉凤凰网。

 

    “我无意中听过他们之间的通话,杜文在电话里说,‘赵厅长,什么时候有时间见个面啊’,赵黎平的回答一般是, ‘等着,等消息’。”

 

    20104月初,杜文接到赵黎平的电话。赵开着一辆很破的白色别克公务车,到交通厅门口的马路边进行交接。据杜文回忆,当时风很大,他提了一个装着130万现金的大布袋子,上了赵黎平的车,杜文坐在副驾驶上,和赵黎平还聊了一阵。用杜文的话讲,赵非常狡猾,他防范着对方是否携带录音设备,也不同意打收条。“在我上车之前,还重重地在我身上拍打了几遍,估计就是查有无窃听设备。”

 

    杜文透露,赵黎平坚持健身,身体状况很好。

 

   “他右手肘的袖笼里,常年藏着一根钢管。”

 

    (文章来源:凤凰网)


精彩推荐